游泳池常见水质指标检测

游泳作为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项目,受到人们青睐,泳池水质合格与否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为了保障健康安全,让我们一起了解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

根据2019年11月1日实施的GB37488-2019《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如下表:

1、浑浊度

浊度是水体物理性状指标之一。它表征水中悬浮物质等阻碍光线透过的程度。浑浊现象常用来判断水是否遭受污染的一个表观特征。降低浑浊度对除去某些有害物质、细菌、病毒,提高消毒效果有积极作用。

2、pH

在游泳水处理中,调节池水的pH值是很重要的,大多数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取决于pH值,因此必须使PH值保持在所使用的消毒剂的最佳有效范围内。国标将游泳池水pH限值范围规定在7.0~7.8之间。

3、余氯

为保证消毒效果,加氯氧化和杀菌后还能剩余一些有效氯,称为“余氯”。由于游离性余氯太低达不到消毒杀菌的效果,而过高又会对人体黏膜、皮肤造成刺激,危害健康,因此国标将游泳池水游离性余氯范围规定为0.3-1.0mg/L,浸脚池水游离性余氯范围定为5-10mg/L。

4、臭氧

臭氧:臭氧在常温下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气体,可用于游泳池水消毒。泳池采用臭氧消毒,部分臭氧可逸散到水面上方。

5、氧化还原电位(ORP):

氧化还原电位是反映池水氧化还原性的指标,它的单位是毫伏(mV),其数值与微生物失活存在直接关系。

6、氰尿酸:

氰尿酸是采用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消毒时的产物,可对水中的次氯酸起到储存缓释作用,使水中的次氯酸浓度维持稳定,从而产生较持久的消毒效果。

7、尿素

游泳池中尿素主要是由人体排出的汗液、尿液等产生。尿素中的氨会与游泳池水中的氯产生反应生成氯胺,可对人体黏膜、皮肤产生刺激作用,因此国标严格界定尿素含量≤3.5mg/L。为此游泳场馆必须达到一定的换水频率以保证游泳池水质的清洁卫生。

8、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指1ml水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37℃培养24h后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它可以反映水受生物性污染的程度,污染愈严重,水的细菌总数愈多。因此可用菌落总数来评价水质清洁度和考核净化消毒效果,同时结合大肠菌群指标来判断游泳池水污染来源和安全程度。

9、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是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在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h内产酸产气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人、畜肠道内存在大量的大肠菌群细菌,土壤、水等自然环境也存在大肠菌群细菌。这类细菌可作为粪便污染水的指示菌。国标要求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Copyright © 2019 济南仁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鲁ICP备19065763号-2